责任编辑:冯瑞龙 审核人:苏和、张洁、傅琳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4日 23:08 访问量:92 字体大小:【大】【中】【小】
2022年以来,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现将任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先进性
加强学习,提高班子驾驭能力。三年来,宣传部领导班子始终以身作则,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学习方法上,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同时加强部内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学习效果,使干部职工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高。
加强协作,增强班子凝聚力。三年来,宣传部领导班子形成了团结一致、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这主要得益于班子成员处理好了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全局性、政策性的大事,都严格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保证了部门的重大决策都建立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二是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宣传部人少事多,工作任务重,很多工作都要利用“五加二”“白加黑”来完成,但班子成员没有一个有怨言,身先士卒,整个部门形成了勤政奉献的良好氛围。三是处理好分工和合作的关系。凡是遇到开展重大宣传活动或完成重要任务时,班子成员都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确保工作的顺利完成。
廉洁自律,树立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三年来,班子成员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纪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在全面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机关作风建设。班子成员按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纪法规,自觉接受监督。班子成员之间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召开民主生活会,坦诚交流思想,认真对照检查,始终严以律己,做勤政廉政表率。
二、围绕大局,开拓创新,全面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三年以来,学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贴近师生的理论宣讲、聚焦实践的理论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落地生根。
1.打牢思想基础,强化理论武装工作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契机,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深化理论学习,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对标对表。三年来,通过专题读书班、辅导报告会、集体学习研讨等形式,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计开展52次理论学习、11次专题研讨、24场专题讲座,二级党组织共计开展千余次理论学习,形成学习常态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年度考核等,强化制度落实。重点抓好青年这个重要群体,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引导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全院干部师生学习贯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组织召开了学院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就学院2023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部署2025年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和学院《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制定完善了学院《2024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和《网络舆情管理法办法》。完成“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项目评审工作。
2.创新宣讲方式,推动入脑入心
学院领导带头深入师生群众开展理论宣讲23场。学院层面组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团,着力打造“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宣讲品牌,围绕重大主题、重点内容,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激发了学院各群体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能动性。学院各类宣讲团开展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宣传宣讲活动300余场次、参加师生万余人次。坚持 “校内”“校外”相融合,“线下”“线上”相结合,赴“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轧梁厂2号大型万能轧钢生产线、乌梁素海、右旗敕勒川博物馆廉洁文化展厅、北京大学红楼、民族文化宫等开展现场教学。
3.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意识形态责任制管理办法》等文件,与34个处级单位签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上级的新要求新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考察,层层扣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条。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工作,分析研判和部署学院意识形态工作。
4.加强各类阵地管理
严格落实“先审后发”“三审三校”制度,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修订《学院新媒体管理办法》,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管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微信群、新媒体账号规范管理的通知》,对各单位的微信群组进行统计、备案,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制度,清理、删除了不符合规定的微信群组;坚持“凡选必审”“凡编必审”的原则,加强对教材选用进行意识形态、学术把关;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网络等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修订《学院关于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 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管理办法》,落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度,严把场地、人员、内容等关键环节。开通OA线上审批流程。
5.强化舆情引导处置
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引导和处置,定期梳理网络舆情风险点,编辑舆情周报、月报、重大舆情导报,研判风险隐患、制定预案措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主动仗。制定《学院网络舆情管理办法》。开展公众号群组排查、问题出版物专项排查、校内宣传阵地展陈场所排查、公众号错误巡检、校园网内容巡检、筛查整改校园网不规范表述和错别字信息内容。引进了舆情监控处理系统,严格落实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报送制度,对学院范围内可能引起的舆情的信息实时监控、处理。
6.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与专业建设、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等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三年来,对“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制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开展“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开学第一课升国旗仪式、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师生主题观展活动、主题讲座、“石榴籽班、青马班”专题讲座等民族团结进步活动53项,师生参与15000余人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座4次,学院领导围绕“六句话的事实与道理”,向全院师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9次,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学院走深走实。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守望相助好家园”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学院官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夯实民族团结工作。
三、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年以来,学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抓实抓好。
1.协力“同向同行”,夯实思政引领育人效能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等八部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制定出台学院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学校“大思政格局”和“三全育人” 机制体制。制定了学院《法制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等文件。组织完成全院思政研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日常管理、考核聘任等工作。
2.坚持“三全育人”, 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获批立项自治区一流思政课程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级思政教改项目5项,获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精品示范微课”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教学资源示范包”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优秀实践教学方案”三等奖1项。立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6门,1个课程思政案例入选第三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优秀案例。2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党课名师”,2名思政课教师获自治区级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四、凝心聚力,讲好故事,服务学院高质量发展大局
三年以来,学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聚焦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具象的职院故事,让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充沛。
1.主题宣传紧扣时代脉搏
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等重大主题,主题教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建校70周年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持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石榴籽小课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专栏,统筹“两微一端”开展全媒体宣传报道,立体呈现学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探索。
2.新闻宣传始终服务大局
聚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就,校内媒体平台发布新闻报道1万余篇。围绕学院优势学科、科技小院、产业学院建设等助力自治区五大任务的担当作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策划推出了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权威报道和深度报道,讲好职院故事,充分展示了学院重要任务、中心工作开展成效。
3.对外宣传塑造职院形象
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社会发展、对接国家战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成果获得各级媒体广泛关注。三年来,宣传部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围绕讲好职院故事、提升社会媒体中的职院形象、传播对外交流中的职院声音,积极对接主流社会媒体,加强宣传频次,提升宣传效果,“勤发声、广发声、发好声”,切实提升了学院对外宣传工作水平。截至2024年末,学院公众号新闻阅读量已达101.1987万次,阅读总人数68.1229万人次,点赞10688次,转发15752次,关注人数攀升至18876人。《人民日报》、新华网、奔腾融媒、学习强国、实践杂志社等主流媒体高频率报道学院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积极进取,向上向善,深化校园文明创建
三年以来,学院持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学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渗透到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
1.选树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引领师生奋楫前行
学院积极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号召师生员工向道德楷模、身边好人学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学院推出了“最美教师”优秀事迹展、“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个个先进典型,如旭日暖阳,温暖职院师生,引领大家崇德向善。
2.共创共建共享,文明校园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广大师生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精神文明创建。依托学院成立的全区高校首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分队将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助力引领青年学生强化时代责任担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在实践中砥砺成长。依托志愿服务类社团,开展捐衣赠物、无偿献血、爱老敬老、爱心捐款等志愿服务活动;联动广大学生干部,做好迎新接站、食堂就餐引导、核酸检测引导;开展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
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年来,宣传部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学院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领导班子和各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学习还抓得不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还跟不上领导的要求和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需要;二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思维还不够创新,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挨批评就是表扬”的模糊认识;三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还要进一步努力。
在下一步工作中,宣传部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化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是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质效。从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创建、对外宣传等方面下大力气,下真功夫;三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战斗力强、能打硬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宣传部
2025年2月24日